发布时间:2022-06-21 阅读次数: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包头市东河区人大常委会对《包头市东河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区人民政府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包头市义务教育条例>执法检查的报告》的审议意见(以下简称“审议意见”),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区政府主要领导对“审议意见”的整改措施做了批示、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对“审议意见”进行认真的研究,并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将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广泛开展学习宣传,不断增强依法治教意识。
一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包头市义务教育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办法一条例”)及《民办教育促进法》、《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继续依托“法治副校长”等制度,完善法制宣传教育机制,对教师队伍、学生群体及教育行政机构全面开展普法教育,切实做到严格依法办学、依法治学。积极落实三级教育大会精神,全力保障对口支教、教育脱贫攻坚等国家重大教育政策、项目依法开展。
二是坚定不移推进落实党和国家做出的三科统编教材使用的重要部署(今年秋季学期,我区所有中小学的所有年级已全部使用国家统编《语文》教材,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无涉及民族语言授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民族教育项目方面,新建回民幼儿园已投入使用,新建回民小学项目已开工,下一步我区将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重点推动民族教育项目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区将继续在教师招聘岗位中拿出15%岗位,用于招聘蒙汉兼通教师,不断壮大我区民族教师队伍,同时通过新教师岗前培训、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形式,针对民族教师进行专项培养,进一步提升民族教师队伍专业素质。
三是充分利用微信平台、讲座、板报、广播及课堂教育等形式,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帮助师生提高思想认识,在广大师生中进一步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引导全体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观念,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民族学生未来发展的和谐社会氛围。
二、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一是尽力克服地方财力相对紧张的困难,坚持依法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将义务教育学校经费全额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合理划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稳定教育经费增长机制,全力按照最新标准,确保教育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确保教育投入达到“两个只增不减”。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要求,将城乡义务教育“两免”提高到小学每生每年650元、初中每生每年850元,比原有经费翻番,极大改善了学校公用经费不足的现象。
二是优先保障教师工资,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区教师年平均收入为85973元,公务员年平均收入为76536元),下一步将建立完善教师收入水平增长长效机制,通过每年薪级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逐年变动而实现长效增长。同时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建立健全考核奖励办法,在去年奖励超过500万元的基础上,细化奖励项目,形成明确的办学奖励导向,激发全区教育系统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积极主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公共服务是民生、也是产业”的招商思路,围绕我区“五区”目标发展定位和“五大组团”空间布局,深入挖掘我区教育领域资源优势,立足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通过以“房地产+教育”、引入全国知名教育品牌、民办公助、建立教育基金会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教育事业、支持教育事业,进一步弥补我区教育投入不足的短板。
三、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进一步强化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宗旨意识,组织全区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党纪政纪条例等多种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强教师自身修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评价体系,落实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将师德师风评价结果纳入个人年度考核,并广泛应用于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等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师德师风考核评价的应用。
二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加大名师、名校长培养交流力度,以培养“本土教育家”为目标,选拔、培养、树立一批学科领军人物,逐步建成由教育专家、名师、名校长、学科领军人物、中青年骨干教师、青年教育英才组成的梯队化优秀教育人才队伍。建立东河区内校长、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双向流动的长效机制,保障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三是进一步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教师职称与聘用衔接。健全岗位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完善中小学岗位结构比例,根据学校编制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岗位数量,适当增加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数量,实行教师“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在“教育引才”上重点做文章,对学校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在核准的编制使用计划内,经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依据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赴教育部直属重点及优秀师范类院校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11月已组织招聘50人),力争到2022年使我区上述重点院校毕业的高起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0%。
特此报告。
包头市东河区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30日